發布時間:2017-09-04 作者:益聯 來源:益聯醫學
9月1日開學課,上海震旦外國語中學的學生接受了一次現場應急救護培訓。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紅十字救護師資丁燕護士示范了心肺復蘇術,學生們圍成圈站在一旁觀摩,依次在心肺復蘇模擬人人體模型上親身體驗。
“位置不夠準,力度不夠大,頻率不夠快……”丁燕一一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加以糾正,其余學生觀摩討論。“生命安全教育越來越重要,學習急救知識不僅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更加能夠加強學生珍惜生命的觀念。”上海震旦外國語中學政教主任王心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次培訓主要面向初二學生開展,主要是因為初二學生相對心智成熟、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強。近1小時的課程讓學生受益匪淺。學生曹姌晞告訴記者,這一培訓很實用,可以幫助到親朋好友,面對需緊急急救的路人,也可“提供自己的一份嘗試”。另一名學生曲安杰表示,今天學到的不僅僅是急救知識,還包括心肺復蘇術,學會了一些心臟按壓的技巧和步驟,對今后全面掌握急救技術有很大的幫助,希望自己也有一天可以救助到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心臟驟停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常同時伴有呼吸停止,如不及時進行有效地生命復蘇,患者將不可避免地在幾分鐘內死亡,這是臨床緊急的危險情況,也是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頭號死亡原因。心肺復蘇(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就是對此所采取的有效的急救措施,盡早進行規范的心肺復蘇是成功搶救患者,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的關鍵。
為了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和減輕傷殘,時間的現場搶救至關重要,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專業的醫務人員外,作為“目擊者”的家人、路人或其他人如能有效運用CPR技術進行病人的急救,就能夠參與到早期救治行列中。為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廣大的醫務人員積極投入到CPR的社會普及工作中,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熱情,積極有效地組織“目擊者”的培訓工作,在社區進行CPR相關技術的普及,使更多的居民掌握CPR的相關技能,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自救互救,以挽救生命。社區居民如果掌握了CPR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一旦遇到需要緊急救助的心臟性猝死者,就能不失時機地進行正確有效地救治,從而減少意外傷害及危重疾病造成的傷亡。據統計美國在20世紀末開展CPR的社會普及工作以來,目前現場急救已達7000萬人次,如今每年約有100萬人因及時的實行CPR而幸免于難,由此可見CPR普及的潛在社會效益是無法衡量的。而我國目前的CPR普及率相當低,對于非專業人員的CPR正規培訓基本沒有展開,從而導致我國的CPR成功率極低,明顯落后于我國目前衛生領域其它方面的發展速度,所以在現階段非常的有必要迅速開展CPR公益性培訓項目,提高我國公民的急救知識普及率,以助于挽救更多的生命。
文章來源:http://www.wenyajingxinshu.cn/news/news265.html |